部落格

接待中心從來不只是迎賓之所,它是企業形象的第一現場,更是品牌精神的第一份手稿。在這座屋齡已達四十年的老建物裡,麒源建設選擇不拆舊翻新,而是與俞人制所合作,從空間本質出發,打造出一處不僅能代表產業性格,更能傳遞穩定、信賴與現代感的接待中心。
28.8㎡雖算小宅規模,卻成為我們重新定義「小型商空」的一次重要實驗。對多數企業而言,小坪數往往代表功能限制,但這個案例由俞人制所操刀,卻讓我們看見在有限領域中依然能創造深度互動與品牌溫度的方式。他們沒有添加不必要的裝飾,而是在材質選擇與光線調度上精準布局,用人情味挖得最深的商務空間。
在許多傳統印象裡,辦公室規劃代表著效率、系統與動線的最大化。但若空間不只承載工作,還需要安放情緒、沉澱專注、承接創意與靈感,那樣的規劃會是什麼模樣?我們從俞人制所的板橋余室中,找到一種答案,柔軟卻不鬆散、節制卻不冰冷,讓理性與感性在空間裡共生共容。
民生郭室的案子完成於春末,那時正值愚人節前後。業主半開玩笑地說:「如果有誰能讓老屋翻新後住起來像騙人的舒服,那應該就是俞人制所了。」我們聽了笑,但心裡很清楚,這不是玩笑。這是對一間空間設計工作室最溫柔的肯定。
民生郭室這個案子,是我們重新思考「老屋翻新」價值的關鍵作品。位在台北市中心的屋齡住宅,擁有71.9㎡的使用空間與難得的樓高優勢,但同時也面對老屋常見的採光不足、動線錯置與空氣不流通等問題。當初業主希望的不只是改善居住環境,更希望透過設計,讓整體空間回應現代生活節奏,同時保留家的溫度。
民生郭室是我們近年來遇過最清透也最安靜的案子。基地位於台北市中心,71.9㎡,條件不算寬裕,但具備絕佳的樓高與採光條件。與俞人制所合作,我們不單是期待設計上的成果,更在於他們如何運用「輕裝修」的概念,把這樣一個尺度適中的居所,處理得輕盈而完整。